中国社会史研究史料
in 学习日记 with 0 comment

重新“发现”历史

新概念、新方向、新领域

“每一个核心中层概念的提出都开拓了新史料来源。……‘中国中心论’范式的提出所引发的地方史研究的浪潮,却根本改变了史料选择的范围和特征,即开始从中国人自身的感觉和立场出发选择史料的种类。”
---杨念群

将被排除在视野之外的图籍、文书纳入社会史史料库

  1. 文艺作品被有条件地利用作史料
  2. 对笔记体著作的史料运用
  3. 利用原先不登大雅之堂而流传于民间的文书材料
  4. 近当代的散篇文书、小册子成为社会史史料
  5. 视觉材料引入社会史资料库
图像学:
图像学源于19世纪在欧洲美术史研究领域里发展起来的图像志研究,当时图像志是艺术史学科中的一个分支,它所关心的是艺术客体的主题内容以及题材背后延伸的深层喻意,从而自然减少了对艺术作品的形式和表现风格的关注,在这一点上同传统的艺术史研究方法背道而驰。早期的图像志研究基本都是宗教内容的,进入20世纪后图像志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展,与其它学科的联系日益密切,进而发展成为一种蓄势取代传统艺术史研究方法的新方法:图像学。

从社会史的视角对史料进行新的挖掘与诠释

社会史的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

怎样利用非传统史书的史料

  1. 掌握大背景下的利用
  2. 有限度地审慎地利用
  3. 用做形象说明,或者研究过程中的形象思维

二十五史

  1. 特点:史料是大量的、常见的、相对好寻觅的
  2. 解读:重视“志”的阅读;最好全面阅读
  3. 二十五史质量参差不齐,且不是第一手史料
  4. 已研究的方面:民间四邻结社的“社”的演变过程;商人工匠的等级地位;女性生活和婚姻;不守帝王之道的皇帝所追求的某种民间生活方式;舆服制度及其实行,与政权、政策的关系;同性恋;宗族生活;少数民族生活方式。

政书典制类图籍

礼制图书资料

法制图书资料

共有两大类,一类是法律、法令本身的文献,如《唐大诏令》;一类是解释法律的著作,如《唐律疏议》

通论典制图书资料

荒政专书资料

荒政是社会救济事业的一种,荒政图书主要反映各种灾害降临时的政府和社会对策及民众的生活状况,间有论及灾前预防事项、或灾后的生产自救之策。

典制类图书社会史史料特点

  1. 典制图籍是社会制度的法律、法令及其施行的记录,故能提供大量人们社会生活的实际资料
  2. 资料相对集中和系统
  3. 图籍内容覆盖面广泛

文集、笔记、类书、汇编

文集中的社会史史料

文集作为一种文章的载体,流传久远,数量巨大,今存唐以前的文集多为后人所编,宋人文集留存不少,元人文集约有500种,明人有两三千种,清人的最多,有四五万种。如《古文观止》、《徐霞客游记》等。

文集所容纳的内容很多,社会史资料丰富。

笔记的社会史史料价值

笔记体是一种带有散文化倾向的小说创作形式,它的特点就是兼有“笔记”和“小说”特征 。注重环境氛围的营造和人物与故事情节,则是其最大的特色 。如《世说新语》。

笔记体类的书籍很多。这一类的史料生动、具体、细致,为其他史籍所不及。但有的笔记较为零散,且同时代的笔记在内容上往往有重复。

类书中的社会史史料

类书是后人所编,进行了有选择性的编纂,提供的并非第一手资料。但类书有三大特点,一是汇集多种图书资料;二是将同类事物的材料排列在一起,有利于形成或提高认识;三是有些古籍已失传,类书保留了其中一些资料。

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百科性质的类书, 如《太平御览》、《太平广记》。一类是专题性的或单科性的类书。如《奁史》是女性生活数据全书.

会要体史籍的社会史资料

会要体可视为政书,不过它分类细致,每个子目里内容很少,而许多会要又是摘抄于各种类书。

会要体的史籍,叙事以断代为限,故名“某朝会要”。历代会要以《唐会要》、《明会要》、《宋会要辑稿》史料价值最高。

会要主要包括礼、乐、舆服、仪制、刑法、选举、职官、兵制、食货、方域等类目。

近人编辑的社会史史料汇编

特点:一是观点更鲜明,更加条理化,更注意事物的内部联系。二是专题越分越细。三是将编年与分类结合。

有《中国社会史料丛钞》、《明清徽商资料选编》、《明清苏州农村经济资料》、《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 》、《清代土地开垦史资料汇编》

方志、族谱

方志

地方史志有两种类型,一是方志,综合记录地方史事;一是侧重描述地方风俗的,还有叙述地方人物明贤的,可称为专门志。

现存最早的全国地方志,是公元813年唐代李吉甫编的《元和郡县图志》(后因图佚,改名《元和郡县志》),共40卷,后有部分散失。它以唐代的47镇为纲,每镇一图一志,详细记载了全国各州县的沿革、地理、户口、贡赋等。 南宋以后,地方志大量增加,尤以明清两代最多。据1976年统计,我国仅现存的地方志即达8000多种,约12万卷。

方志,记载一方自然环境(自然现象、河流山脉、地下矿藏、气候地震)、生产交换和行政建置沿革、人文历史、体例包括志、传、表、图,与纪传体通史相近,而且是纪传体化,逐渐体例完善的。

方志对社会生活史的研究意义:一是风俗习惯所表现的社会生活特征;二是对社会阶层结构的反映。

目前能够见到的几套影印本地方志:
《中国地方志集成》、《故宫珍本丛刊》、《中国方志丛书》、《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
专门志影印本有:
《中华山水志丛刊》、《中国祠墓志丛刊》、《中国道观志丛刊》及续编、《中国风土志丛刊》《中国历代书院志》等

族谱史料

上古时期的家谱,仅为君王诸侯和贵族所独有,家谱的作用仅为血统的证明,是为袭爵和继承财产服务的,其内容也比较单一,仅为世系的说明.

魏晋以后,选官、婚姻以至社会交往都要看门第,这样一来,家谱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就大大增强,家谱的内容也比以往有所增加。

到了宋代,官方修谱的传统禁例被打破,民间编撰家谱的风气更加兴盛,这时的家谱在政治生活中基本上不再发挥作用,其作用转移到尊祖、敬宗、睦族上。家谱经常被反复修撰,每次修谱,也就成了同姓同族人之间的大事。

到了明清两代,家谱修撰的结构已基本定型,流传到现在的家谱也极为丰富。

族谱共有四种类型:一是帝王诸侯的“世谱”;一是记载全国宗族的“通国氏族谱”;一是记录一个地区的宗族的“郡族谱”;一是反映一个个家族历史的“家族谱”。

族谱的体例包括序列、世系、传记、相当于“志”的宗规族约、图等。

对社会史研究的意义

  1. 宗族史、家庭史的绝好史料集
  2. 人口史资料的提供
  3. 各种人物尤其是社会下层民众的传记资料
  4. 女性史史料
  5. 地方史资料
  6. 社会经济史资料、

家训

家训是人生规范之作,有的有单行本,有的被编入文集,收入族谱者数量浩繁。训诫规范,是一种社会理想、人生观念的体现,也是生活的写照,所以家训也具有社会史史料价值和意义。

出土文物与档案

档案中的社会史史料

档案文书主要是官文书,成为历史文献之后,是第一手史料中的第一手史料,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现存档案主要是明清两代的,而清代的最为丰富

档案资料的作用

农村、小城镇居民社会生活的基本面貌;社会结构、社会身份,特别是下层社会构成的状况;细致层面生活面貌的揭示

文物考古发掘资料

敦煌文书、简帛、画像、画像石、画像砖与墓葬壁画、陶瓷器、漆器画像、图画、照片集、民居、现代人将临摹、描绘、拍摄古代器物、石刻、壁画图形汇编成册

外国文献

外国文献对社会史研究的意义

吴晗:明代的奴隶和奴变

使用正史、文集、律例、碑刻、墓志铭、笔记小说、小说等多种资料。

  1. 陶宗仪《辍耕录》
  2. 姚燧《牧庵集》十二《浙西廉访副使潘公神道碑》
  3. 杨继盛遗嘱
  4. 《明史》二百九十卷《阿寄传》
  5. 小说《古今奇观》“徐老仆义愤成家”(《醒世恒言》第三十五卷“徐老仆义愤成家”亦收录此故事)
  6. 《大明律》
  7. 吴宽《匏翁家藏集》
  8. 何乔新《何文肃公集》
  9. 唐顺之《荆川文集》
  10. 《榖山笔尘》
  11. 徐鼒《小腆纪年》
  12. 金堡《偏行堂集》
  13. 《研堂见闻杂记》
Responses